2022-09-28

朗盛溧阳生产基地将实现50%可再生电力

上海2022928——特殊化学品公司朗盛旗下朗盛溧阳生产基地近日完成首批绿色电力(绿电)采购项目,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约达到年度总用电量的50%,成为了朗盛大中华区首座使用绿色能源的生产基地。通过构建以绿色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朗盛正在加速推进生产环节的低碳化转型,从而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随着全球对低碳转型达成共识,‘双碳’目标也在政策指引和市场驱动的合力之下,从理念规划走向全面实践阶段。当前,能耗是减碳的核心。我们绿色低碳的新型电力系统,将为工厂的减碳提供有力支撑。溧阳生产基地将持续寻求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机会,致力于为实现公司气候中立目标,以及中国‘双碳’目标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朗盛溧阳生产基地总经理陈飚说道。

 

推动达成“双碳”目标

绿电指的是在生产电力的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其主要来源为太阳能风力生质能地热等。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

 

在政策推动下,以绿色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形成,供给侧比例大幅增加,需求侧能源消费也快速提升,为企业减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溧阳生产基地的绿色电力采购中,太阳能电和风电各占50%。目前,风电已在今年3-7月已投入使用,太阳能电将于今年8-12月完成使用。根据预计,本次绿电交易将为溧阳生产基地减少几千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此外,推进“双碳”背景下的能源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供需两端发力,将绿色电力消费进一步透明化、精准化,才能探寻更具实践意义的减碳方案。此次绿电交易后,溧阳生产基地预计将在2022年底前获得由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中心颁发的“绿色电力证书”,以及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颁发的“绿色电力消费凭证”。绿色电力“双证”是作为电力用户消费绿色电力的唯一凭证,为电力用户提供每一度绿色电力的交易、售电、生产、消费、结算等各环节数据查证服务,以实现绿色电力消费全生命周期溯源。

 

加速兑现气候中立

作为一家化工企业朗盛一直都将可持续发展和气候保护作为战略核心融入到生产运营的方方面面。对于生产中的直接排放范围1和来自外购能源的排放范围2),朗盛于2019年宣布设定了到2040年实现气候中立的目标。

 

为了实现该目标,朗盛制定了明确的减排战略:启动大型气候保护项目、切断排放与增长的关联、强化流程与技术创新。此外,朗盛还开展了绿色能源采购等众多措施,并与当地社区协力,以减少全球生产基地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从2018年到2021年,朗盛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由最初的约317.7万吨减少至约259.1万吨,每年下降7%。虽然产量增加并进行了收购,但是几乎没有产生额外的排放。

 

从减碳角度来看,碳排放不仅存在于生产制造环节,也存在于整个产业链。因此,朗盛还在20228月进一步设定了范围3排放目标,计划到2050年实现上下游价值链间接排放清零,并启动“净零价值链计划”。这项旨在实现全价值链气候中立的战略,包含可持续原材料、绿色物流、气候中立产品三大支柱,联手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共同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减碳能力。

 

从绿色能源采购到联动价值链减碳,朗盛正在发挥显著的可持续商业效益,推动生产环节和上下游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加速兑现气候中立目标的实现。凭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卓越表现,朗盛在2021年发布的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欧洲指数“化学品”类别中排名第一,获得87分(满分100分),在全球指数中排名第二。

 

关于朗盛

朗盛是全球领先的特殊化学品供应商,2021年销售总额为61亿欧元,在全球拥有约13,200名员工,分布在33个国家。朗盛的核心业务包括开发、生产及销售化学中间体产品、添加剂与消费者保护产品。朗盛已被纳入领先的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JSI全球及欧洲)和富时社会责任指数(FTSE4Good)中。

 

朗盛中国

2005131日,朗盛股票首次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朗盛化学(中国)有限公司正式运营。如今朗盛在大中华区拥有约1,200名员工,13家下属企业,6个研发中心以及7处生产基地。朗盛与当地的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开发以市场为导向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

 

前瞻性声明:

此公司稿件包含前瞻性声明,包括假定、意见、展望、以及公司或援引第三方来源的观点。诸多已知和未知风险、不确定性和其他因素均可导致将来朗盛集团的实际结果、财务状况、发展和运作等方面与稿件中明示或暗示的预估之间的实质性差别。朗盛集团不保证前瞻性声明的假定不存在错误,不对前瞻性声明的意见在未来的准确性或预测发展的实际发生承担任何责任。朗盛集团对本稿件所包含的任何信息、预估、目标和意见及对其的使用,不作任何陈述和保证(明示或暗示)也不予负责,朗盛集团对本稿件的任何错误、遗漏、错误陈述不承担任何责任,相应地,朗盛集团或其关联公司的代表或任何该等人员、董事或雇员,对直接或间接使用本稿件不承担任何责任。

 

致编辑

更多资讯请查阅朗盛网站www.lanxess.cn

网络杂志www.webmagazine.lanxess.cn

企业官方微博www.weibo.com/lanxess

以及企业官方微信公众号:朗盛中国

联系

余 婷

余 婷
企业传播部

电话 +86 21 6109 6666

传真 +86 21 6109 6717

send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