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话水

孙霄

从环保卫士到朗盛“质·臻”青年

我叫孙霄,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

 

2015年,我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在校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朗盛化学举办水资源竞赛的招募帖。当时,“朗盛、水、资助、实习”这几个词吸引了我的眼球,这是我与朗盛“相遇”的开始。

 

当时我观察到花生壳具有出色的吸附能力,于是就选择“以花生壳为主要材料来吸附水中的磷”作为我的参赛课题。刚好朗盛也有相关的除磷材料,我就将自己的实验成果和朗盛产品进行对比,发现和真正已经商业化的产品相比,我的实验材料差距不只是一点点。

 

这也给了我巨大的动力去进一步改善优化自己的材料,同时也让我对朗盛产品的高品质打心底佩服。在整个项目周期中,我都受到了朗盛专业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最终,我们团队更是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在我临毕业之际,更是收到了朗盛液体净化技术业务部的信息,询问我是否有兴趣加入。现在我不仅是朗盛的一名员工,也作为志愿者加入到水资源竞赛项目中,为参赛学生提供水处理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从参赛者到朗盛的一员,不仅让我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让我更有能力为改善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宁雪

孜孜以求,实践自己的环保梦想

我叫宁雪,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之后在清华大学继续深造。

 

记得在2015年,我从导师那里得知朗盛要举办水资源竞赛,当时我感到很惊讶,因为很少有企业愿意出资举办类似的科研类竞赛,支持大学生解决社会问题。一开始我就对水资源竞赛项目非常感兴趣。一是和我的专业相关,二是找到了一个可以学以致用的平台,实践自己的想法。

 

当时我们团队的提案是针对现有污染问题,以面向未来污水处理厂的概念去设计一套新的污水处理模型。这样一个简单的设想真正实践起来才知道一个项目的落地有多么艰辛,因为专业知识的储备量不足,我们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朗盛的志愿者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

 

这次竞赛和志愿者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导使我清楚地明白,在专业这条道路上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还很不足,有待继续提高,这也更加坚定了我继续深造的决心。

 

正是这次与水资源意外的“邂逅”使我对水处理行业有了深入地了解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前我也是将水处理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如今中国对于环保越来越重视,我希望可以变得更加强大,用行动证明“洁净水,滋润未来”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

张继羽

持之以恒,贡献水资源保护方案

我叫张继羽,是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一名毕业生。第一次知道朗盛、接触水资源竞赛项目是在大二,当时的我刚刚进入课题组开始科研,一个曾经参加过的师姐向我们推荐水资源竞赛项目,说主办方朗盛是自己遇到过最有责任感的企业之一,建议我们关注参与。于是在第二届水资源竞赛项目开始时我就抱着锻炼自己能力,了解专业应用情况的尝试心态报了名。

 

我们参赛项目主要是通过对赤泥的改性处理,帮助上下游企业处理赤泥,降低工业废水处理成本。没想到这个项目一开展就进行了三年。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要连续三年参加同一个竞赛?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项目给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是其他很多活动所给不了的。

 

首先是朗盛给我们配备的导师团,因为我们的项目以往都只是在实验阶段,对真正的应用并不了解,所以需要与导师多沟通,了解市场应用情况;其次是资金支持,因为我们这样的项目需要长期进行实验的原料购买、样品检测,但学校提供的经费有限,所以朗盛的经费支持对我们实验的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加第三届水资源竞赛时我们团队获得了一等奖,颁奖典礼上除了有朗盛总裁钱明城先生为我们颁奖,我们还有幸将项目内容介绍给了朗盛集团的各位领导,最后结束时,钱总亲切地对我们说“I believe you can make it!”这句肯定和鼓励让我终身难忘。

程颖

学以致用,关注身边水资源治理危机

我是程颖,参加了2018年第四届水资源竞赛项目,并获得了一等奖。我们团队的课题是“草海水资源安全危机以及治理方法改进”。

 

当初选择家乡草海作为研究对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草海能走出去;二是想让自己所学的知识真正产生价值;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的母校——威宁县第三中学就在草海码头的左边,站在母校的教学楼上,我能很清晰地纵观整个草海。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草海水质不可避免地持续恶化,现在每次过去总能听到一些游客对草海的负面评价。每每此时,我就想着为草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刚好朗盛的水资源竞赛项目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通过水资源竞赛项目这个平台,不仅让我们对洁净水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帮助我们的项目开展和实施,为故乡之水——草海的洁净贡献一份力量。如果要给我们这个项目定一个主题的话,我觉得就是“质•臻”。

 

其实在我们的项目开启之前,当地已经对草海进行了多重治理,我们利用鸢尾制作有机碳的方案进一步优化了草海的水处理环节,让水质变得更好,这不仅是变废为宝,更是对水质更上一个台阶的追求,是对家乡、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表征。这让我对“质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下定决心继续努力,用自身所学为家乡的水治理尽微薄之力。

尹鹏宇

点滴努力,只为清泉润人心

我是来自山东省济南市的尹鹏宇,现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在2020年我带队参加了朗盛举办的中国大学生水资源调研竞赛,最终我们的项目幸运地收获了一等奖,我也得到了前往朗盛上海总部实习的机会。

 

我们的研究课题是” 云南省昆明市水库水质调查-以松华坝水库为例”。昆明市的松茂水库是我们选择的调研地点,我们从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养殖业用水四个方面,针对入水口、库内、出水口以及周围村落展开了取样调研。

 

为了让更多的人掌握并了解水安全的知识,我们在当地开展了有关水安全知识的宣传,联系当地政府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在返校后,于校内进行了有关项目的汇报讲座。

 

用脚步丈量中国是我的梦想,朗盛提供的资金、技术支持给了我实践自己想法的机会,切实的实践让我意识到实验室的科研能够成为分析社会问题的工具,看到公众的参与、影响力的扩大以及给当地带来的真实改变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赛后,我们有幸获得了前往朗盛上海总部实习的机会。在朗盛液体净化技术业务部门实习期间,我分析了有关商品进出口数据以及国际市场上的供需状况、通过对比计算多家企业毛利率等数据进行行业盈利能力分析,这些都令我获益匪浅。

 

整个实习过程中,同事们都非常亲切自然地和我们沟通交流,在工作上又都非常专业严谨。未来我也会向着这样的方向变成更好的自己。

联系

佳莹 钱
企业传播部

电话 +86 21 6109 6666

传真 +86 21 6109 6713

send E-Mail

  • Gallery
  • Gallery
  • Gallery
  • Gallery
  • Gallery